健身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没时间运动的现代人,开始靠健身环自救了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哪里能治最好 http://www.wxlianghong.com/

你在什么时候会意识到自己该运动了?

如果拿这个问题去问年轻人,答案八成是——在发现自己开始“放飞自我”之后。

可能是因为跟朋友聚餐时火锅吃到撑,可能是因为减肥期间没忍住喝了杯全糖奶茶,也可能是因为周末假期躺在家里玩了两天手机。

总之,“放纵”之后突如其来的负罪感和焦虑,常常会瞬间激起一个人想要变身“健身达人”的决心……

但可惜,这种决心又会在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内迅速衰退。到最后,运动计划往往只停留在了口头上。

然而,健身计划是放弃了,但是被运动引起的焦虑却依然没有出口。

无数年轻人就这样,在“想运动的心情”和“坚持不下来”的怪圈里来回挣扎。

这也就不难理解,为什么任天堂Switch游戏《健身环大冒险》一问世,就瞬间成为社交网络上的焦点——

“能一边玩游戏一边做运动,这不就是我梦中才会发生的事情吗?”

01没时间运动的都市人只能靠健身环“自救”了

年轻人只能靠“玩游戏”来健身,也不全是因为毅力不够。

毕竟每一个处在快节奏生活中的都市年轻人都会告诉你,传统的健身方式实在是太麻烦了。

去健身房吧,很多通勤两小时、上班“”的社畜加班到连睡觉的时间都快没有了,每天安排固定的时段健身简直就是天方夜谭;就算有时间,也受不了私教无处不在的推销办卡,以及每次努力举起哑铃时,全屋人都能看到你“龇牙咧嘴”的尴尬。

户外跑步可能方便一点,但能否找到合适的场地也要看运气。

最近的公园离家15公里,只能抽空在小区附近的马路上小跑几圈,受到天气的影响很大不说,安全性也让人担忧。

即使是健身视频教程这种在家就能做的运动也时常沦为摆设——

就算你转发的时候再怎么信心满满,它们最终的归宿通常都是在收藏夹里“不见天日”。

为什么一切运动最终都会沦为“云健身”?枯燥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。

尤其是对于本来就不爱运动的人群来说,对好身材和健康的渴望远远无法抵消掉一个个重复动作本身的乏味,只能靠毅力来坚持。

健身视频门槛再低也是单方面输出,充其量是提供指导的作用,但是缺少互动性和多样性,还是很难真正提升运动的乐趣。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当代年轻人天天喊着要健身,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却没几个——既要克服客观上的困难,还要应付运动本身的乏味……算了,还是躺着吧。从这个层面来说,《健身环大冒险》的火爆完全不是偶然——毕竟作为一个健身游戏,它真的戳中了当代人的痛点。《健身环大冒险》整体上是一个角色扮演闯关冒险游戏。玩家扮演的角色需要与伙伴“灵环”一同在各个世界中冒险,阻止魔兽“堕拉贡”以黑暗气息掌控世界。其中的“运动”元素则体现为:无论是在关卡中前进探索,还是与小怪和Boss搏斗时的攻击招式,都需要通过各种健身动作来完成。别的暂且不提,单是游戏+健身这个点子本身,就已经足够激动人心了。就像很多资深主机游戏用户的说法,这就相当于玩着游戏就顺手完成了一天的运动量,堪称一举两得;还能完美应对爸妈“天天打游戏生活不健康”的抱怨,说不定还能拉着他们一起玩。而对于很多“云健身”玩家来说,《健身环大冒险》的诱惑力更是远超很多单一的游戏或运动——“当完成这组动作就能打跑大魔王时,就连深蹲都没那么难坚持了呢。”02运动和游戏都是认真的

大多数购入《健身环大冒险》的人,一开始都是被“运动和游戏元素结合”这个模式所吸引。

而真正到手后发现,无论是健身功能还是娱乐功能,都做到能让用户感受到诚意,才是让它口碑持续爆棚的关键。

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接受程度不同,具体效果肯定因人而异。

但只从《健身环大冒险》的游戏细节就可以看出,设计者确实是尽一切努力在提升它的实用性。

首先是健身技能非常多样。

除了跑地图时所涉及的跑步、高抬腿之外,游戏中的回合技能数量就超过40种。

其中囊括了手臂、腹部、腿部等各类运动,并包含不同的瑜伽动作(如立木姿势、合页姿势等)。

想练马甲线就平板、提腿、俯身划船,想练腿就深蹲、踏步、登山式。众多健身动作的选择中,总有一款适合你。

而且无论是在游戏世界里面前进,还是回合制的打怪战斗,过程中都需要用到多种不同的动作,而非一个动作打全关。

不仅给不同需求的玩家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选择,也让人不至于在单一运动的重复中丧失兴趣。

而对于在家健身的人来说,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在没有教练手把手教学的情况下,很难把动作做对。

正如网上不少坚持“天鹅臂”却练出斜方肌的“惨剧”——动作不标准不仅会让运动事倍功半,有时候还会导致受伤。

针对这些问题,《健身环大冒险》做了许多设计。

“Ring-Con”和“腿部固定带”搭配Switch超级灵敏的Joy-Con游戏手柄,可以识别出手臂、肩膀、胸部、腹部、背部、臀部、腿部等不同部位的力度和动作;

不仅与游戏世界里的角色进行同步,还能实时反馈使用者的动作标准与否;

而动作的标准程度,也直接在战斗中对应不同的攻击力。

对于任何需要长期坚持的运动方式来说,随时了解自己的健身情况也非常重要。

健身环利用Joy-Con手柄的动作感应红外摄像头,设计了测量运动后的心率的功能,让玩家能够即时掌握自己的运动状态;

还能看到每个动作分别做了多少次,着重于哪个身体部位,运动的时长与消耗的热量,多维度地展示玩家运动数据。

实时的心率监测,具体的运动数据,也让人看到了《健身环大冒险》在游戏之外的更大野心——

玩家不止是在玩游戏,同时也在认真做运动。

另一方面,尽管《健身环大冒险》在运动设计上做得非常严谨,但对于健身小白的友好程度却丝毫不减。

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、身体情况和运动习惯,设定运动强度和时长。

日常有运动习惯的男生可以调高强度,想要运动减肥的女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;中老年人也可以用健身环进行缓和的运动,每个人都能在《健身环大冒险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快乐运动方式。

如果过程中觉得强度过大,还可以启动运动支援模式,把对膝盖、腰部等特殊部位造成负担的动作改为按键式操作。

而从娱乐性来评判,《健身环大冒险》在很多玩家的评价中,更是超越了之前几个代表性的健身游戏。

拿另一款Switch上的健身游戏《有氧拳击》举例,它的玩法是配合音乐进行拳击动作,本质上是融合了音游属性的拳击健身。

尽管有人习惯这种纯粹的运动方式,但对于很多不爱运动的人来说,较为单一的玩法很容易丧失兴趣。

相比之下,《健身环大冒险》因为玩法足够多样,被不少网友评价为“名副其实的游戏”。

无论是探索前进还是战斗环节,玩家做出的每一个运动都对应着某个有用的操作——

拉开健身环能吸取金币、打开宝箱需要完成深蹲,回合制战斗中也要通过完成健身动作以作出攻击。

作为一款游戏,玩家想要打通关卡,不止要做动作,还需要策略的运用——不停解锁地图、解锁技能动作、做支线获得金钱和特殊装备、提升等级和攻防数值。解锁新动作。很多动作的难度还直接决定了打怪的攻击力,以及通过识别玩家动作的标准程度,不同标准程度的动作在战斗中造成的攻击力也不同,技能槽(不同健身动作)的搭配可能影响攻击效率,极大降低了枯燥感。?

而现实动作大多与游戏中的人物动作同步,也进一步增加了玩家的沉浸式体验。

你跑的越快游戏里面的人物就跑的越快,上楼梯的时候需要高抬腿。手上的圆环向下挤压就是跳和浮空,向其它方向就是发射空气炮。由于代入感实在很强,甚至有人对大魔王产生了感情:“同样都是热爱运动的人,不如握手言和,结伴健身吧!”03

让充满乐趣的运动方式

成为大众健康生活新日常

《健身环大冒险》不仅能让人真正“动起来”,也在塑造属于他们的健康生活新方式。

在“打Boss通关”的强烈正向激励下,再配合上每次锻炼的数据记录,运动似乎变成了一件更容易坚持下去的事情。

编辑部一位狂热玩家就表示,自己平时要跑步20分钟都觉得很累很煎熬,结果玩《健身环大冒险》的当天就一口气打通两个世界,甚至还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。

再加上人见人爱的虚拟健身教练“咪普利”老师,不仅会耐心为玩家讲解动作要点,还从不吝啬自己的鼓励和赞美。

当你完成了一定数量的运动之后,咪普利老师会给你鼓掌;

甚至还会为你“撒花”庆祝。

甚至当你觉得强度太大时,“咪普利”老师还会主动询问你要不要调整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量——

跟总喜欢打压人的健身房教练相比,简直是健身教学界的天使了。

充满趣味性的“游戏+运动”设计、永远不吝鼓励的“咪普利”老师,让更多人把运动变成了日常的娱乐。

而作为面向大众的一款健身游戏,《健身环大冒险》在细节上也考虑到了更广大人群的生活习惯。

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,除了冒险模式外,还设计了打地鼠、手拉坯、扭腰打击等短小、碎片化的小游戏。

还有针对腰腹、上肢等部位的“训练组合”模式,可以针对特定部位进行锻炼。

没时间打大魔王,那就花十分钟做个小训练。不仅更符合普通人“见缝插针”的灵活运动习惯,也提供了更丰富的玩法选择。

再加上另一个重要原因——无需特殊场地,在家中就能进行适合自己的锻炼。

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温度不适应,都无法影响到健身计划,极大方便了用户运动习惯的培养,将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到每个玩家的心里。

趣味性强,玩法多样,在家就能运动。这样的《健身环大冒险》不仅满足了核心游戏玩家需求,也成为了大众轻度用户的全新的、健康的娱乐休闲方式。

因此,8月20日国行Switch《健身环大冒险》一经开启预售,首日预购用户就达到近3万。

现在,国行《健身环大冒险》已正式全线公开发售,以Ring-Con、腿部固定带及游戏兑换卡同捆套装的形式进行售卖,官方建议零售价元。
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国行《健身环大冒险》需要匹配国行NintendoSwitch游戏主机进行游玩,感兴趣的读者可前往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