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早就想写这部电影的影评,但一直找不到一个清晰的突破口,尽管影片中有大量引人回味的镜头语言,包括几乎封神的“最好的敦刻尔克”近五分钟的长镜头,极致地展现了末日般的满目疮痍。
但我总觉得不够。
如果仅仅用“战争时期的爱情悲剧”来概括它,太粗浅太敷衍了,这其中所有的阴差阳错,遇见错过,生离死别,在两个小时中不断切换,以至于你看完之后良久,依旧会为之叹息。
假如读到这里的你不曾看过这部电影,我真心希望你能先找来看一看。
我看的欧美电影可能不算很多,但是在我的印象中,相比而言欧美电影中很少有一往情深的角色,如果要弄一个排行榜的话,这部电影中的男主角罗比特纳一定榜上有名。
电影在色调上有很明显的划分,罗比在被捕入狱前画面大多是柔和的,带着小资的惬意情调——据说在拍摄时在镜头上套了丝袜来拍出带着诗意的暧昧;而在罗比被栽赃入狱后色调转为昏沉,再之后的战争和非战争场景,甚至是男女主角短暂的再次见面的场景,都有一种英国温带海洋性气候所特有的低沉昏暗的气氛,仿佛永远在阴天。
如果仅仅是因为战争而分离,可能这部电影仅仅会是众多涉及二战的电影中很普通的一部。但是女主的妹妹偶然间窥探到了喷泉旁的一刹,男主恍惚间错拿的信,寄宿于此的表姐被侵害,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,命运对他们开了玩笑……女主妹妹在荷塘边跳下,看着罗比扒开水草来救她,却又在面对警察时决绝地说下:
Yes,Isawhim,Isawhimwithmyowneyes.
是的,我看到他了,我亲眼看到他了。
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机缘巧合,罗伊可以去读他的医学学位,可能成为了出色的医生,精通法语和英语的他甚至可能做到军官甚至更好,那双湖蓝色的眼睛里本可以装下少年盛气而不必有一丝羞愧,他可以与他爱的女孩去海边蓝白色的小屋,而不必在敦刻尔克的海滩徘徊。
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机缘巧合,塞西莉亚可以继续在树丛中不管不顾的奔跑,在草地上躺下,眯起眼睛抽一根烟和妹妹闲聊,在聚会时戴着闪亮的发卡,穿过那长长的走廊为罗伊开门。
如果还能还能回到那个晴朗的下午,还能回到伯莱尼望向窗外的那一刻,这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就不必用自己的余生去为自己赎罪,放弃去剑桥读书的机会去做军队护士,用最大的力气为姐姐幻想一个美好的结局,年老之时面对镜头,颤抖着说“Igavethemthehappiness”。
一切都是假的,那个飘扬在信中的承诺,那段双方用尽一生去抓住的爱情,终于在战火下灰飞烟灭了。
但伤痕永存。